减
字
木
兰
花
·
题
赵
阆
仙
礼
部
小
影
平
原
公
子
。
谢
躄
三
千
宾
客
喜
。
何
事
袈
裟
。
前
度
维
摩
是
汝
耶
。
手
挥
玉
麈
。
石
上
楞
严
经
一
部
。
丝
绣
君
侯
。
自
此
应
呼
老
赵
州
。
写人
赞美
咏物
怀古
情感
励志
赏析
这首词以“减字木兰花”为调名,题为《题赵阆仙礼部小影》,由清代词人汪懋麟所作。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赵阆仙礼部小影的独特欣赏与赞美。词的开篇“平原公子”,借用典故,将赵阆仙比作战国时期的平原君,暗示其广纳贤才的风范。接着“谢躄三千宾客喜”,以夸张的手法描绘赵阆仙受到众多宾客的喜爱与欢迎,体现了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魅力。“何事袈裟”一句,巧妙地将赵阆仙的形象与佛教僧侣联系起来,暗示其内心世界的深邃与超脱。“前度维摩是汝耶”则进一步深化这一联想,将赵阆仙比作著名的佛学大师维摩诘,表达了对其智慧与修为的高度赞赏。“手挥玉麈”描绘了赵阆仙手持玉麈扇的姿态,既展现了其文雅风度,也寓意其言辞犀利、论辩有力。“石上楞严经一部”则通过描述赵阆仙在石头上诵读《楞严经》的情景,表现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内心的宁静。“丝绣君侯”一句,将赵阆仙比作丝绣之君侯,强调其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自此应呼老赵州”则是对赵阆仙未来成就的期许,预示他将如同赵州禅师一样,在某一领域达到高深的境界,被后世尊称为“老赵州”。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赵阆仙形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未来的无限可能,表达了词人对其高度的敬仰与期待。
汪懋麟
182首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