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
裴
员
外
以
诗
代
书
少
时
方
浩
荡
,
遇
物
犹
尘
埃
。
脱
略
身
外
事
,
交
游
天
下
才
。
单
车
入
燕
赵
,
独
立
心
悠
哉
。
宁
知
戎
马
间
,
忽
展
平
生
怀
。
且
欣
清
论
高
,
岂
顾
夕
阳
颓
。
题
诗
碣
石
馆
,
纵
酒
燕
王
台
。
北
望
沙
漠
垂
,
漫
天
雪
皑
皑
。
临
边
无
策
略
,
览
古
空
裴
回
。
乐
毅
吾
所
怜
,
拔
齐
翻
见
猜
。
荆
卿
吾
所
悲
,
适
秦
不
复
回
。
然
诺
多
死
地
,
公
忠
成
祸
胎
。
与
君
从
此
辞
,
每
恐
流
年
催
。
如
何
俱
老
大
,
始
复
忘
形
骸
。
兄
弟
真
二
陆
,
声
名
连
八
裴
。
乙
未
将
星
变
,
贼
臣
候
天
灾
。
胡
骑
犯
龙
山
,
乘
舆
经
马
嵬
。
千
官
无
倚
着
,
万
姓
徒
悲
哀
。
诛
吕
鬼
神
动
,
安
刘
天
地
开
。
奔
波
走
风
尘
,
倏
忽
值
云
雷
。
拥
旄
出
淮
甸
,
入
幕
徵
楚
材
。
誓
当
剪
鲸
鲵
,
永
以
竭
驽
骀
。
小
人
胡
不
仁
,
谗
我
成
死
灰
。
赖
得
日
月
明
,
照
耀
无
不
该
。
留
司
洛
阳
宫
,
詹
府
唯
蒿
莱
。
是
时
扫
氛
祲
,
尚
未
歼
渠
魁
。
背
河
列
长
围
,
师
老
将
亦
乖
。
归
军
剧
风
火
,
散
卒
争
椎
埋
。
一
夕
瀍
洛
空
,
生
灵
悲
曝
腮
。
衣
冠
投
草
莽
,
予
欲
驰
江
淮
。
登
顿
宛
叶
下
,
栖
遑
襄
邓
隈
。
城
池
何
萧
条
,
邑
屋
更
崩
摧
。
纵
横
荆
棘
丛
,
但
见
瓦
砾
堆
。
行
人
无
血
色
,
战
骨
多
青
苔
。
遂
除
彭
门
守
,
因
得
朝
玉
阶
。
激
昂
仰
鹓
鹭
,
献
替
欣
盐
梅
。
驱
传
及
远
蕃
,
忧
思
郁
难
排
。
罢
人
纷
争
讼
,
赋
税
如
山
崖
。
所
思
在
畿
甸
,
曾
是
鲁
宓
侪
。
自
从
拜
郎
官
,
列
宿
焕
天
街
。
那
能
访
遐
僻
,
还
复
寄
琼
瑰
。
金
玉
本
高
价
,
埙
篪
终
易
谐
。
朗
咏
临
清
秋
,
凉
风
下
庭
槐
。
何
意
寇
盗
间
,
独
称
名
义
偕
。
辛
酸
陈
侯
诔
,
叹
息
季
鹰
杯
。
白
日
屡
分
手
,
青
春
不
再
来
。
卧
看
中
散
论
,
愁
忆
太
常
斋
。
酬
赠
徒
为
尔
,
长
歌
还
自
咍
。
抒情
怀古
边塞
战争
情感
友谊
节气和时序
读书
惜时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充满深情和历史感的作品,通过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诗中融合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抒写了诗人的豪放胸襟、深沉情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首先,“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胸怀广阔,对世事的态度如同轻视尘埃一般。这两句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对个人青春豪迈气质的生动描绘。接着,“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一句,写出了诗人独自一人进入燕赵之地,心中充满了超然物外的情怀。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书写,也反映出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孤独与坚持。“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战争和兵马之间的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回忆。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总结,更是在表达一种时代感和历史沉重感。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过往的回望,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展现了一个才子对时代变迁的深切感受。同时,诗中的语言充满了变化,时而豪放奔放,时而沉郁顿挫,这种节奏上的起伏,与诗人的情感流露相得益彰。总体来说,此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写,更是对一个时代的深刻描绘。它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高适
257首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