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窗
有
竹
之
家
亦
有
窗
,
无
人
领
竹
竹
难
降
。
凉
棂
却
暑
风
千
挺
,
碧
扇
推
秋
月
一
双
。
梦
入
籁
声
方
倚
枕
,
酒
参
叶
色
漫
开
缸
。
知
君
神
观
清
于
玉
,
独
自
翛
然
诗
满
腔
。
写景
咏物
抒情
秋节
月夜
情景交融
山林风光
静谧惬意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竹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夏日画面。首句“有竹之家亦有窗”,开门见山地引入了竹子和窗户的主题,暗示了主人的高雅品味。接下来,“无人领竹竹难降”暗含了竹子的坚韧与孤独,即使无人欣赏,仍保持着自身的姿态。“凉棂却暑风千挺”描绘了竹窗在炎热夏日中起到的清凉作用,千挺翠竹仿佛在抵挡热浪,为室内带来丝丝凉意。“碧扇推秋月一双”则将竹窗比喻为碧绿的扇子,轻轻推开,让秋月洒落一室,营造出宁静的秋夜意境。“梦入籁声方倚枕,酒参叶色漫开缸”通过写梦中听到竹叶的声音和酒与竹叶颜色相映成趣,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最后两句“知君神观清于玉,独自翛然诗满腔”直接赞美了主人的高洁品性和丰富的诗意情怀,他如美玉般清灵,内心充满诗意,即使独处也能悠然自得。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窗为载体,展现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沈周
1057首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您喜欢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集孙子长草堂得园字
明·沈鍊
易遇双文玉,难逢一笑言。所嗟人似月,千里共黄昏。酌酒依金谷,题诗拟兔园。深欢不能别,翻觉重销魂。
次筠轩诗韵
元·马臻
幽轩列万竹,惬此冲澹襟。乃知心迹远,不在山林深。客散动秋影,鹤归分夕阴。至乐寓言外,任鼓昭文琴。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