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咏物
抒情
赞美
春天
晴春
动物
虎豹
秋节
看花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嵊县史氏竞秀堂周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首句“天姥迤逦沃州紧”,以天姥山的绵延起伏,紧邻沃州,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接着,“万壑千岩相汲引”描绘了众多山谷与岩石相互牵引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和谐。“峥嵘不知尽何如,撑突云烟随望陨”两句,通过对比山峰的高耸与云烟的飘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无限遐想。接下来,“来蹲去伏搏虎豹,上圆下妥蒸芝菌”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林间的动物与植物生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溪流萦纡湛寒玉,飞泉滴沥调金轸”描绘了溪流的蜿蜒曲折与飞泉的清脆悦耳,仿佛是大自然的音乐。而“天造神藏发有时,眼力收罗一朝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珍惜。“连甍接桷插星斗,槛栏分明嘘老蜃”两句,通过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接下来,“薄游曾向画图见,几欲微吟写秋蚓”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想要通过诗歌记录这些瞬间的愿望。“登临更想新醅熟,紫蕨堆盘参竹笋”描绘了在竞秀堂登高远眺时的惬意与美食的享受,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排坐歌呼来谪仙,落笔篇章陵醉尹”则以李白等古代文人的形象,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向往与追求。最后,“晴春雪霁夜月满,此乐谁能计畦畛”表达了对四季变换中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到者如行避世村,回首纷纷只堪哂”则以避世村的隐喻,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逃避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因君归兴不自持,安得陵风跨苍隼”则是对友人归家之情的感慨,以及渴望自由飞翔的内心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嵊县竞秀堂周边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李之仪

837首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