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悼亡
抒情
写山
岭海
情感
瞻拜肃
写水
珠江
怀乡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海珠寺谒李忠简公遗像》,通过描绘对李忠简公遗像的瞻仰,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颂扬。首句“钟祥曾道应星光”,以“钟祥”暗指李忠简公的名号,将他比作星光,寓意其品德与功绩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后世。接着“岭海仍流异代芳”,进一步强调李忠简公的影响跨越时空,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他的事迹与精神依然被人们传颂。“忠赤有心悬疏草”一句,以“忠赤”形容李忠简公的忠诚之心,即使在荒凉之地(疏草)也能坚守不渝。这不仅赞扬了他的个人品质,也暗示了他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坚定信念的精神。“勋猷何意在旂常”则表达了对李忠简公功勋的肯定,指出他的努力与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事务上,而是深远且持久的。接下来,“提戈自障鲸波险,请剑宁辞鸟道长”两句,通过军事行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李忠简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英勇与担当,以及他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所付出的努力。最后,“遗像清高瞻拜肃,珠江犹自胜桐乡”总结了对李忠简公的崇敬之情。即使在逝去之后,他的形象依然保持着高尚与肃穆,令人敬仰。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强调了李忠简公的影响与价值,甚至超越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如同珠江之水,比桐乡更加广阔与深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忠简公遗像的描绘,不仅赞颂了其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历史功绩,更体现了对忠诚、勇敢与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后人传承与学习这些美德的期望。

猜您喜欢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舒城登观音寺偶会故人朱从善酌酒赓诗至晚而别
明·李裕
役役苦连旬,偶得山水趣。龙冈势盘环,淝水奔回互。窈窕青莲宫,独倚云间住。石门青重重,松杉夹微路。殿隐翠微中,僧归夕阳处。飞溜溅香雪,宝树凝甘露。梵语空中闻,天花檐外雨。山.....
诸葛公墓
明末清初·魏际瑞
定军山下柏蒙茸,旷古精诚在此中。三尺孤坟犹汉土,一生心事毕秋风。孙曹未灭成何世,天地无知丧此公。千载伤情惟杜宇,年年啼血树头红。
儒隐林君挽辞
明·林大春
嗟君高义薄层丘,一诺能轻万户侯。锦里家声推甲第,朱门客散几春秋。老来犹记雕虫句,梦去应随化蝶游。今日登堂馀一哭,四山风雨暗沧洲。
东阿
清·爱新觉罗·弘历
毁贤誉不肖真舛,佞者其人周破胡。都道齐威并烹合,纳忠亦识损之乎。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唐·吴融
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临江仙(其二)越溪艳色
清·钱孟钿
一片若耶溪水,春风洗净铅华。苧萝西去那人家。淡烟笼薄雾,新绿衬啼鸦。惆怅苏台麋鹿,凄凉吴苑莺花。浪传曾泛五湖槎。青台明月夜,冷落旧云霞。
和史志道侍郎(其二)
宋·曾协
簿书堆案阻寻幽,想像高人物外游。自昔品题多北客,故知物象胜中州。云经乱石馀膏润,烟过悬崖自去留。暂俯澄潭倚苍壁,已疑身世在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