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
春
水
仙
花
(
其
二
)
物
值
同
时
妒
亦
宜
,
梅
花
今
见
子
离
离
。
相
逢
洞
口
千
红
里
,
素
影
当
前
君
不
知
。
写花
咏物
春天
写水仙花
赞颂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水仙花的美丽与哀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水仙花置于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场景中。“物值同时妒亦宜”,开篇即点出自然界的嫉妒与和谐共存的主题。水仙花虽美,却也引来其他植物的嫉妒,但这种嫉妒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体现了生命间的相互依存与竞争。“梅花今见子离离”,将水仙花与梅花进行对比,梅花的离离(茂盛)暗示了水仙花在春天的绽放。梅花与水仙花作为春季的代表,各自展现着不同的风姿,梅花的坚韧与水仙的清雅形成鲜明对比。“相逢洞口千红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水仙花在洞口与千红的花朵相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这里的“千红”不仅指各种花卉的色彩斑斓,也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素影当前君不知”,最后一句则转为对水仙花本身的赞美。水仙花的白色身影在绿叶间显得格外醒目,但这种美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水仙花独特魅力的欣赏和对其被忽视命运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多样性和独特性的思考。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生命短暂与易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钟惺
43首
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