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定
山
先
生
闻
受
平
湖
典
教
叠
韵
赠
六
律
依
韵
奉
答
(
其
六
)
谁
道
东
南
有
赏
音
,
不
闻
三
载
定
山
琴
。
梅
花
总
落
题
诗
手
,
春
雨
偏
知
种
树
心
。
何
处
高
僧
来
惠
远
,
他
时
好
语
话
周
任
。
指
头
江
浦
平
湖
路
,
却
恨
瓜
州
一
水
深
。
山水写景
情感抒情
梅花咏物
怀古
地理地点
赏析
这首诗以“庄定山先生闻受平湖典教叠韵赠六律依韵奉答(其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首联“谁道东南有赏音,不闻三载定山琴”,诗人开篇即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似乎在质疑东南之地是否真的有人能理解他的音乐才华,暗含着对自己音乐才能未被赏识的感慨。接着,“不闻三载定山琴”一句,既是对过去三年中未能有人欣赏自己音乐的遗憾,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知音的渴望。颔联“梅花总落题诗手,春雨偏知种树心”,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融合。梅花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题诗手”则暗喻诗人的创作热情与才华。春雨的滋润则寓意着对生命成长的期待与对努力耕耘的肯定,这里“种树心”不仅指实际的植树活动,更象征着对事业或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物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坚持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颈联“何处高僧来惠远,他时好语话周任”,诗人在此处借用了佛教中的“惠远法师”和历史人物“周任”的典故,表达了对智慧与道德的向往,以及对未来能够遇到良师益友的期待。同时,这两句诗也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尾联“指头江浦平湖路,却恨瓜州一水深”,诗人以“指头”比喻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将“江浦平湖路”视为实现理想的道路,而“瓜州一水深”则象征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与挑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决心,以及对最终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坚定信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猜您喜欢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
明·王守仁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
宋·黄庭坚
漫郎江南酒隐处,古木参天应手栽。石坳为尊酌花鸟,自许作鼎调盐梅。平生四海苏太史,酒浇不下胸崔嵬。黄州副使坐閒散,谏疏无路通银台。鹦鹉洲前弄明月,江妃起舞袜生埃。次山醉魂招.....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唐·李白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鲸鲵未翦灭,豺狼屡翻履。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遥.....
同赵叔问江仲嘉游法华之胜为曲水会有客先焉还饮舟中分韵赋诗得山字一首
宋·程俱
乖龙忽起华阳天,东来御雨鸣空山。丰隆轰空光照地,怒髯抉石翻云烟。蜿蜒遗迹尚如昨,势若九曲来河源。纷纷火齐散林莽,至今璀璨青霞端。我来夏木正森寂,万箨篵篵抽琅玕。冰渠逗玉转.....
玉川偶兴
唐·胡曾
玉川鹤避卢仝啜,盘谷猿惊李愿归。兴尽携筇一回首,西风拂拂白云飞。
题石桥
宋·释怀深
冲寒得得到天台,不为青山绿水来。自愧过桥无脚力,却欣供圣有茶杯。苍崖瀑泻银河阔,方广云收金殿开。问讯厖眉老尊者,也须回首入尘埃。
奉荅木斋病起见怀二十韵
明·冯兰
海气明曙霞,湖光渺秋昊。十月木未霜,枫林景逾好。疏疏篱下花,寂寂涧边草。閒居田事休,委巷人迹少。东瞻牛屯峰,秀矗云之表。种梅已成蹊,中搆一亭小。谢公有好怀,藉此以终老。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