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
口
沿
堤
处
处
露
榕
根
,
潦
去
江
深
见
水
痕
。
远
嶂
排
空
明
落
日
,
长
牵
拖
绿
入
黄
昏
。
天
机
在
处
看
来
妙
,
图
马
前
头
不
受
言
。
收
拾
春
光
且
归
去
,
豆
麻
还
绕
榄
山
门
。
写景
山水
秋景
抒情
自然景物
天机
抽象
归去
春天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峡口》诗,描绘了峡口地区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沿堤处处露榕根”,描绘了河流两岸榕树根部裸露的情景,暗示了水流的退去,为后面的景象铺垫。接着,“潦去江深见水痕”一句,通过“潦去”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洪水退去后江面恢复平静的状态,而“水痕”则暗示了洪水曾带来的痕迹。“远嶂排空明落日,长牵拖绿入黄昏”两句,运用了对比和动态描写的手法,将远处山峰与落日、绿色与黄昏的景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壮丽而又宁静的画面。山峰与落日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长牵拖绿入黄昏”则生动地描绘了绿色逐渐融入黄昏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天机在处看来妙,图马前头不受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这里的“天机”指的是自然界的奥秘或规律,诗人认为这些美好之处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妙处。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类语言局限性的反思。最后,“收拾春光且归去,豆麻还绕榄山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依恋。在欣赏完春光之后,诗人选择离开,但心中却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希望再次回到这里,感受豆麻环绕山门的宁静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峡口地区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猜您喜欢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问津亭联
清·吴恭亨
渔父不来,桃花何处;空亭独坐,流水自闲。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