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秋光
夜景
宫怨
咏物
蟾蜍
写花
宫花
时间
秋天
抒情

译文

深夜里,华丽的瑟声悲凉回荡,只剩下了漏壶的滴答声。
在玉石台阶上悠闲地坐着,凝视着明亮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场景。"宝瑟凄锵夜漏馀",设定了时间,是深夜,宝瑟(古代的一种乐器)发出凄凉的声音,与夜空中滴答作响的水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玉阶闲坐对蟾蜍",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光滑如玉的台阶上,对着天上的蟾蜍(月亮),这种景象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与宇宙沟通的境界。接着,"秋光寂历银河转",秋夜的星空中,银河在静谧中流转,这里寂历两字更增加了画面中的宁静感。最后,"已见宫花露滴疏",诗人已经看到宫中的花朵上沾满了露水,而且露珠间隔疏落。这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湿润,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整首诗通过对深夜静寂场景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情怀。

和凝

134首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猜您喜欢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书斋秋夜
清·刘霖
院静重门掩,风轻小阁凉。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
蝶恋花(其十一)
宋·晏几道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禅月台(其二)
宋·韩淲
寻得残僧上月台,雨云清薄未全开。茶瓯坐久酒杯举,桂树落香黄菊来。
满庭芳·咏荷花
元末明初·刘基
杨柳烟销,梨花云散,瑶台别是风光。翠霞深处,谁舞白霓裳?三十六宫向晓,凤绡拥、红粉成行。珠帘外,风翻瑞葆,惊起紫鸳鸯。含情,空怅望,衾寒鄂渚,佩冷潇湘。怨凌波尘袜,不度银.....
南乡子·赏桂和蒋玉渊
明末清初·张夏
嘉树几经秋。满覆庭阴伴素侯。每到花时来燕坐,斜眸。金粟垂垂拂屋楼。斗酒不难求。明月当筵清露收。此是邻家家咫尺,容留。入榻浓香梦不休。
雪霁霜晴独寻山径菊花犹盛感而赋诗
宋·王禹偁
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争偷暖律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谁惜晚芳同我折,自怜孤艳袭人香。幽怀远慕陶彭泽,且撷残英泛一觞。
寄题庐陵王晋辅先辈桂堂
宋·陆游
楚人记草木,桂在椒兰中。我怀小山句,妙绝穷化工。唐人作山水,亦以桂配松。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不知始何时,岩桂开秋风。楚人所称者,委弃等蒿蓬。呜呼各有时,士岂怨不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