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
行
陪
祀
十
首
(
其
八
)
何
处
寻
云
窦
,
泉
凝
雪
满
池
。
林
端
悬
鲫
鲙
,
山
麓
集
江
蓠
。
貂
帽
寒
绵
卒
,
茅
檐
哭
饿
儿
。
为
探
幽
兴
出
,
番
惹
闷
相
随
。
写景
山水
动物
冬景
民生写照
感慨相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郊外祭祀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与哀愁的情感。首句“何处寻云窦,泉凝雪满池”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遐想,云窦隐匿于何处,泉水结冰,雪满池塘,营造了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林端悬鲫鲙,山麓集江蓠”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鱼在高处悬挂,草木在山脚聚集,一动一静之间,画面感十足。“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则转向对人的描绘,貂帽与寒绵暗示着人物的处境,可能是在寒冷中艰难生活的人们,而“茅檐哭饿儿”更是直接揭示了社会底层的苦难,哭声中蕴含着无尽的辛酸与无奈。这一部分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意义和情感深度。最后,“为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探幽本是寻求乐趣和解脱,但最终却引发了更多的忧郁和困扰,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以及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