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庐
山
有
怀
邵
二
泉
先
生
三
首
(
其
一
)
少
年
曾
诵
二
泉
诗
,
不
似
庐
山
未
见
时
。
苍
翠
已
从
言
外
得
,
巑
岏
到
使
梦
中
迷
。
欧
公
履
历
能
忘
险
,
朱
子
文
章
足
解
疑
。
今
日
维
舟
访
真
迹
,
三
君
容
我
?
前
旗
。
山水
怀古
读书
赞美
庐山
写景
情感
友情
传赞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良胜对庐山的感慨与怀念,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读到的关于二泉的诗句与实际见到庐山后的感受,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深刻印象和对邵二泉先生的怀念之情。首句“少年曾诵二泉诗”,诗人回忆起年轻时读过关于二泉的诗句,那时的他或许并未真正领略到庐山的魅力。接着,“不似庐山未见时”一句转折,强调了自己在见到庐山之后,对先前读过的诗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苍翠已从言外得,巑岏到使梦中迷”两句,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给诗人带来的震撼。苍翠的山色仿佛在言语之外就已经被诗人所感知,而庐山的巍峨险峻甚至让诗人在梦中都感到迷醉。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对诗人的强烈影响。“欧公履历能忘险,朱子文章足解疑”两句,诗人以欧阳修和朱熹为例,说明了他们丰富的经历和深邃的学问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困难,解答疑惑。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庐山的险峻与欧公、朱子的智慧相联系,进一步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赞叹和对知识力量的肯定。最后,“今日维舟访真迹,三君容我?前旗”两句,点明了诗人的行动——他乘船来到庐山,寻找着邵二泉先生的足迹,并邀请三位先贤(欧公、朱子、邵二泉)一同前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庐山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以及对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