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亲情
读书
赞美
场景

赏析

此诗《写荣恩卷》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通过描绘教子以忠孝之道,期望其能为国效力,同时表达出对家族荣耀的追求与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深邃的哲思。首句“教子祈忠国,匡扶愿显亲”,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教育子女时,不仅注重其个人品德的培养,更希望他们能够忠诚于国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也寄托了对家族荣耀的渴望。这两句既体现了对子女的深切期望,也反映了诗人对家族传承与国家兴盛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接着,“元非博富贵,终见荷丝纶”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与权力,而是要培养出能够承担重任、为国家效力的人才。这里“荷丝纶”借指担任重要官职,形象地表达了对子女能够有所作为、为国效力的期许。“乌帽新笼发,霞绡稳称身”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乌帽”和“霞绡”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或其子女)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外在形象焕然一新的景象。这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家族荣耀的象征性展现。最后,“焚香开玉轴,举目是枫宸”两句,以“焚香”这一传统仪式,象征着对知识的尊重与对未来的虔诚祈愿。而“玉轴”则寓意着珍贵的书籍或文卷,暗示着知识的力量与传承的重要性。“举目是枫宸”,则以“枫宸”比喻皇宫,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权力中心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及其子女对国家的热爱与献身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子女教育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家族荣耀与国家兴盛之间紧密联系的深刻认识。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也有对家族传承与国家责任的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家国情怀的佳作。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