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居
四
咏
为
区
封
君
赋
(
其
二
)
夏
日
清
和
饶
永
日
,
骚
雅
重
江
乡
。
河
朔
衔
杯
剧
,
高
阳
引
兴
长
。
屐
缘
芳
径
湿
,
裳
带
茭
荷
香
。
坐
石
疏
松
荫
,
时
闻
奏
鼓
簧
。
写景
夏天
山水
田园
抒怀
芳草
自然景观
中情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村庄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趣。首句“清和饶永日”,点明了季节与时间,清和之气中充满了悠长的日光,营造出一种闲适恬静的氛围。接着,“骚雅重江乡”一句,既是对江乡风韵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文人雅士在此地寄情山水、追求精神高雅生活的向往。“河朔衔杯剧,高阳引兴长”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河朔地区的豪饮与高阳的文雅相映成趣,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特色与个人性情的多样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由洒脱、充满趣味的生活态度的欣赏。“屐缘芳径湿,裳带茭荷香”描绘了诗人漫步于青石小径之上,脚下的石板路因沾湿而发出清脆的声音,衣裳上则弥漫着茭白与荷花的香气,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夏日乡村特有的清新与生机。“坐石疏松荫,时闻奏鼓簧”则进一步渲染了村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坐在岩石下,周围是疏松的树荫,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鼓乐声,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淳朴,也蕴含了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乡村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谐社会的憧憬,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猜您喜欢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鹧鸪天五首(其三)
清·李慈铭
夏里山阴总是秋,清凉五月足勾留。乱蝉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结楼。村落静,野塘幽,藕花多处便停舟。披衿别人风前思,闲向桑阴看饲牛。
白秀才小扇景
明·王越
水云堆里小楼台,石径无尘长绿苔。何处幽人特相访,两舟撑入柳阴来。
北山
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过王氏南园看竹刘以和携酒至共酌林间(其三)
明·刘崧
磊磊苍苔石,娟娟翠筱林。圃畦分晓色,邻屋借秋阴。日转游丝细,天寒聚雀深。独无三亩地,种汝伴清吟。
题云村笠雨图
明·陈鉴(用明)
龙眠画里原曾识,天只峰前得载看。采药归来春雨歇,苍厓照影夕阳寒。
昼夜乐·同郁彝斋鼎钟、施可斋英兄莲舫集金沙港赏荷
清·黄燮清
游人合是风吹聚。共领略、林泉趣。四围山色飞来,都被酒杯承去。水外烟痕烟外树。衬数点、画中楼宇。随意放中流,好寻他鸥鹭。木兰船系垂杨渡。正红衣、隔秋浦。两般酒气花香,别有醉.....
山村初夏
宋·释元肇
麦熟鸟声乐,桑空蚕箔温。阴阴傍山路,曲曲抱溪村。唤雨鸠夫妇,添林竹子孙。牛羊杂樵牧,随月到柴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