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罗
孝
廉
觉
我
诸
君
登
神
步
塔
(
其
一
)
旋
转
龙
蛇
到
上
头
,
山
城
水
郭
坐
中
收
。
金
沙
地
涌
浮
真
气
,
宝
筏
川
横
接
汉
流
。
隐
映
龟
峰
齐
雁
塔
,
纡
回
云
路
抱
蜃
楼
。
未
论
形
胜
他
年
事
,
坐
挹
空
香
万
劫
休
。
写景
山水
地点
抒情
赞颂
名胜
城市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首句“旋转龙蛇到上头”,以龙蛇蜿蜒的形象比喻山势的连绵起伏,生动地勾勒出山城水郭的壮阔景象。接着,“山城水郭坐中收”一句,将读者的视线从高耸入云的山峰拉回到山城与水郭之间,展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仿佛诗人正坐在高处,将整个山城水郭尽收眼底。“金沙地涌浮真气,宝筏川横接汉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神秘与壮美。金沙地象征着金光闪烁的大地,真气则暗示着超凡脱俗的灵气,宝筏和汉流则描绘了渡过江河的船只与奔腾不息的水流,两者相接,既展示了自然界的雄浑力量,也寓意着精神世界的深邃与广阔。“隐映龟峰齐雁塔,纡回云路抱蜃楼”两句,将画面的焦点转向更具体的景物——龟峰、雁塔、云路和蜃楼。龟峰与雁塔的隐现,云路与蜃楼的环绕,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之中。最后,“未论形胜他年事,坐挹空香万劫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感慨。在诗人看来,眼前的壮丽景色不仅仅是自然之美的体现,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种慰藉。他希望人们能够静下心来,品味这空灵之香,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份宁静与美好都将永恒存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