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山水
惜时
写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碧水逍遥半壁间”,以“碧水”象征清澈、自由的生命状态,“逍遥”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接下来的“硕人心迹迥尘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心志高洁,不为尘世所累,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交联一臂蝉联席,业在千秋副在山。”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事业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业在千秋”意味着追求永恒的价值,“副在山”则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崇尚和对生活质朴本质的追求。这种对理想生活的描绘,既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也是对社会理想的寄托。“开径有花流盻远,干时无策寸心閒。”这两句继续深化主题,通过“开径有花”与“干时无策”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从容与豁达。即使在困难时刻,心中也保持着宁静与平和,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失去自我。这里的“流盻远”可能指的是远方的美景或心灵的远方,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最后,“飞觞积翠还能否,乘兴寻盟早叩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与知音相聚,共同享受自然之美和生活的乐趣的愿望。通过“飞觞”(快速饮酒)和“积翠”(积累绿色,象征自然之美),营造了一种热烈而充满活力的聚会场景。同时,“乘兴寻盟”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与朋友共享这份宁静与喜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面对人生挑战时保持平和、乐观的态度。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波光亭
宋·王庭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