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
励志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天山下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幼作牧羊儿”,以“牧羊儿”这一形象开篇,暗示了主人公自小便与自然、动物有着不解之缘,生活简单而贴近大地。接着,“老至天山下”一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老人晚年的生活场景——天山脚下。这里,天山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象征着一种难以逾越的自然力量或精神境界。“天山不可登”,表达了老人面对天山时的无奈与敬畏。天山作为高耸入云的山脉,不仅考验着人的体力,更考验着人的心志。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了对人生追求与现实限制之间矛盾的思考。“还须习鞍马”,则是在这种背景下,老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骑马。鞍马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也是与自然和谐共处、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通过学习骑马,老人或许找到了与天山对话、与自然亲近的方法,体现了他在面对无法征服的自然时,选择了另一种形式的接近与理解。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面对自然伟力时的思考与应对。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让人深思: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既尊重自然,又不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其二)
唐·王涯
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