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西
鸿
写景
地点
秋节
抒情
山水
夜月
南高峰
湖上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登高远眺,夜归湖上的宁静画面。诗人以“杖藜扶醉”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其漫步山峰、微醺而行的姿态,透露出一种闲适与自在。接着,“吴越江山一望中”,将视野拉宽,展现出广阔壮丽的自然风光,暗示了诗人对美景的深深陶醉。“南渡楼台馀宿草,西陵杉桂动秋风”两句,通过对比南渡后的荒凉与西陵的生机,以及秋风中杉桂的摇曳,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迁,同时也蕴含着历史的沧桑感。“烟消野寺鸣孤鹤,日落沧洲度远鸿”则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鹤鸣声与鸿雁的飞过,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悠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归向湖心吟夜月,一蓑潇洒即渔翁”两句,诗人以渔翁自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在夜月下独享湖心之乐,一袭蓑衣,便是他追求的逍遥自在。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