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怀古
山水
秋景
鸟啼
古城
历史地名
秋色
怀旧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台的荒凉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首句“台榭已芜没”,点出姑苏台昔日的建筑如今已荒废,满目疮痍。接着“江山非昔游”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江山易主、人事变迁的感慨,与前句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鸟啼烟树里,日落古城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鸟儿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啼叫,夕阳缓缓沉落在古城的城头上。鸟鸣与日落,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源水闻吴曲,青枫系越舟。”这里运用了典故,源水与吴曲、青枫与越舟,分别代表了吴国与越国的历史文化,暗示了姑苏台曾经是两国交战之地,而现在却只剩下历史的痕迹。这一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最后,“望中衰柳色,知是旧长洲。”诗人站在姑苏台上远眺,看到的是衰败的柳树,这不仅是眼前的景物,也是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长洲,原为苏州的一个地区,此处以“旧长洲”指代姑苏台所在的区域,进一步强调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姑苏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荒凉的感慨。

郯韶

166首
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清·杨垕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镇远楼四首(其一)
清·袁州佐
高阁巃嵷俯大荒,雄开四极控诸羌。千峰雪映金城晓,万树春融紫塞霜。海外共球方辐辏,云边旌旆正悠扬。相从胜日陈尊俎,惟有绸缪预彻桑。
题武季远竹木图
元末明初·蓝仁
轻纨剪霜素,妙墨写秋林。脩竹露华润,石崖云气深。凤栖淇水暮,龙化渭川阴。载美武公德,永怀单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