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花
四
首
(
其
四
)
满
树
春
红
已
觉
稀
,
数
枝
低
阁
午
风
微
。
裁
将
织
女
愁
中
锦
,
尽
着
秋
娘
嫁
日
衣
。
南
国
何
人
歌
芍
药
,
东
山
此
日
忆
蔷
薇
。
中
园
未
忍
违
孤
赏
,
拾
得
余
芳
肯
暮
归
。
写花
春天
抒情
落花
情感
思乡
赞美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周用的《落花四首(其四)》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花朵凋零的景象。首句“满树春红已觉稀”以满树鲜艳的春花稀疏,暗示了春光的消逝。次句“数枝低阁午风微”进一步描绘了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低垂于阁楼之下的画面,透露出一种静谧而感伤的氛围。第三句“裁将织女愁中锦”,诗人运用织女的典故,将凋落的花朵比作织女因离愁而编织的锦缎,赋予了花儿更深的情感内涵。第四句“尽着秋娘嫁日衣”则借用了古代女子出嫁时穿的嫁衣,表达花朵即使凋零也要为这最后的美丽付出,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对美的执着。第五、六两句“南国何人歌芍药,东山此日忆蔷薇”通过南国歌声中的芍药和东山回忆中的蔷薇,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眼前落花的惋惜之情。最后一句“中园未忍违孤赏,拾得余芳肯暮归”表达了诗人不忍心错过这最后的欣赏机会,即使到了傍晚也要捡拾残留的芬芳,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的场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美和时光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