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物
写火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香炉中余烟袅袅、半灰的状态,以及蜜蜂围绕花丛忙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首句“小炷博山鼎”,以“小炷”形容香炉中香料燃烧的量少,暗示香气淡雅;“博山鼎”则点明使用的是一种形状如博山的香炉,增添了古典雅致的气息。通过这一句,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空间,让人感受到香烟轻拂的宁静与美好。次句“半残心字灰”,描述香炉中的灰烬已成半残状态,形成“心”字的形状,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统一的追求。第三句“游蜂何处客”,以“游蜂”比喻忙碌的访客,形象地描绘了蜜蜂在花间飞舞的情景。这里的“何处客”既指蜜蜂四处寻找花蜜的动态,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访客或生命的流动性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最后一句“应为百花来”,以蜜蜂为百花而来,巧妙地将蜜蜂的行为与花的美丽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这句话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活力的颂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香炉、灰烬、蜜蜂与花朵之间的和谐共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和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

李俊民

872首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