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
园
春
旷
劫
威
音
,
顿
悟
之
时
,
不
假
外
缘
。
任
腾
腾
兀
兀
,
天
涯
海
角
,
闲
云
野
鹤
,
岂
管
流
年
。
月
下
风
前
,
逍
遥
自
在
,
兴
则
高
歌
困
则
眠
。
回
头
处
,
落
花
飞
絮
,
远
水
轻
烟
。
本
来
无
说
无
传
,
道
乃
□
强
名
岂
有
禅
。
这
桃
红
柳
绿
,
自
然
消
息
,
何
须
扭
捏
,
击
竹
拈
莲
。
大
相
无
形
,
真
空
非
有
,
论
甚
纤
毫
与
大
千
。
石
狮
子
,
敢
胡
言
貉
语
,
说
地
谈
天
。
写景抒情
哲理
自然
秋天意象
禅意
赏析
这首元代冯尊师的《沁园春》是一首表达内心顿悟与超然境界的词作。开篇“旷劫威音,顿悟之时,不假外缘”描绘了超越时间与世俗束缚的瞬间领悟,强调内在觉醒的重要性。接下来,“任腾腾兀兀,天涯海角,闲云野鹤,岂管流年”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不受岁月流转所限。“月下风前,逍遥自在,兴则高歌困则眠”展现了词人在自然中的惬意生活,无论是欢歌还是静憩,都顺应心境。词的下片进一步深化主题,“本来无说无传,道乃强名岂有禅”揭示了大道至简,无需过多言语或形式来传达,禅意在于自然而然。“桃红柳绿,自然消息,何须扭捏,击竹拈莲”以春天的景色象征生命的本真,强调回归自然、不做作的修行方式。词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和觉悟是无形的,超越了具体的物质世界,“大相无形,真空非有,论甚纤毫与大千”。结尾处,“石狮子,敢胡言貉语,说地谈天”以石狮子比喻那些不知深浅的人,讽刺他们妄加评说,偏离了真实的修行道路。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语言简洁,体现了冯尊师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寓言
唐·韦庄
黄金日日销还铸,仙桂年年折又生。兔走乌飞如未息,路尘终见泰山平。
白云端和尚赞
宋·释智愚
接纳少机关,勘验无眼目。时时膈气筑,只要煨芦菔。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渔父辞(其三)
宋末元初·毛直方
得鱼穿柳持上溪,溪村杳杳屋稀稀。莫怪渔翁头易白,去年买鱼人又非。
芳桂堂诗为杨御史作
明·杨士奇
连绻桂树,罗生堂前。自我植之,郁其栾栾。百卉具腓,高秋始华。湛露瀼瀼,芳馨满家。有生必荣,岂必在早。不与众竞,如彼有道。坚贞之节,四时不渝。宜尔君子,岁晏同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