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头
乌
示
良
夫
城
头
击
柝
边
月
低
,
啼
乌
绕
树
寒
不
栖
。
天
边
明
星
白
如
日
,
空
阶
落
叶
风
凄
凄
。
房
帷
静
悄
夜
何
永
,
青
灯
无
眠
照
孤
影
。
蟏
蛸
在
户
人
未
还
,
关
河
十
月
衣
裳
单
。
写景
咏物
秋节
抒情
寒露
情感
思乡
动物
啼乌
场景
城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边塞的凄凉景象。开篇“城头击柝边月低”,以边塞特有的报时声和低垂的月亮,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啼乌绕树寒不栖”,乌鸦的哀鸣与寒冷的夜色交织,更添几分悲凉。诗人通过“天边明星白如日”这一反常的比喻,突出了夜色之深,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空阶落叶风凄凄”一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落叶在空旷的台阶上随风飘落,声音显得格外凄厉,渲染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接下来,“房帷静悄夜何永,青灯无眠照孤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深夜难眠的人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孤单。最后,“蟏蛸在户人未还,关河十月衣裳单”,蜘蛛在门框上结网,而远方的丈夫仍未归家,十月的边塞,衣裳单薄,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思乡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动人。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