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鸾
为
谁
抛
撇
,
似
海
燕
初
分
,
林
莺
乍
别
。
回
首
天
涯
,
满
目
云
山
愁
绝
。
东
风
不
怜
春
色
,
把
一
枝
、
杨
花
吹
折
。
直
恁
粘
烟
带
雨
,
更
盈
盈
似
雪
。
奈
梦
儿
、
相
隔
恨
难
说
。
想
昨
夜
孤
衾
,
今
朝
双
颊
。
比
这
青
衫
上
,
有
几
重
啼
血
。
一
声
晚
钟
动
了
,
又
送
人
、
断
肠
时
节
。
莫
把
琵
琶
乱
拨
,
正
春
江
潮
咽
。
情感
离别
咏物
春天
山水
悼亡
闺怨
思乡
直述抒情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林章的《孤鸾》是一首抒发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的词作。开篇以“为谁抛撇,似海燕初分,林莺乍别”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离别场景,如同海燕和林莺般短暂分离,引发读者对主人公情感的共鸣。接着,“回首天涯,满目云山愁绝”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和眼前的孤独感。东风被赋予了无情,它吹落了杨花,象征着春天的消逝和情感的失落。“直恁粘烟带雨,更盈盈似雪”进一步强化了愁绪的凄美,如雪般的杨花飘零,与主人公的心境相映成趣。下片转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梦中的相聚与现实中的孤寂形成强烈反差,词人通过“比这青衫上,有几重啼血”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哀伤。晚钟声响起,增添了离别的悲凉气氛,而“春江潮咽”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主人公的断肠之痛。结尾处,“莫把琵琶乱拨,正春江潮咽”劝诫听者不要随意触动琵琶,因为那会触动词人心中如潮的哀愁,与春江的潮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深沉而感人的画面。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