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高
蓼
隰
荭
照
眼
似
船
窗
,
只
欠
沙
头
野
鸭
双
。
花
引
穟
垂
丹
作
佩
,
叶
扶
节
起
翠
为
幢
。
妇
收
滋
味
归
羹
鼎
,
儿
挹
馨
香
赴
酒
缸
。
老
我
为
渠
牵
午
梦
,
白
蘋
风
冷
钓
烟
江
。
写景
咏物
秋天的
写水
场景
抒情
回忆梦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首句“隰荭照眼似船窗”以隰荭(一种水边植物)比喻船舱的窗户,形象地展现出水边植物的繁茂和清澈水面的映照。次句“只欠沙头野鸭双”,增添了动态元素,暗示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生机。接下来,“花引穟垂丹作佩,叶扶节起翠为幢”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花穗比作红色的佩饰,叶子则如翠绿的旗帜,描绘出花的艳丽和叶的生机盎然。这两句诗富有画面感,充满诗意。“妇收滋味归羹鼎,儿挹馨香赴酒缸”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妇女采集花果准备佳肴,孩子们则汲取香气,欢欣地取材于自然。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老我为渠牵午梦,白蘋风冷钓烟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自己仿佛被这样的景象牵引入梦,想象在白蘋丛中,面对冷风吹拂、江面烟雾缭绕的钓鱼场景,流露出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总的来说,洪咨夔的这首《次韵高蓼》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
洪咨夔
1042首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