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水田园
抒情
写景
怀古
友情
相思
哲理
写山
写水
写梅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哲理的融合。首句“早出樵云暮则还”,生动地展现了隐士每日劳作的场景,清晨出门采樵,傍晚时分归家,生活节奏与自然紧密相连。接着,“山人行止亦青山”一句,不仅点明了隐士的身份,也暗示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谁知俯仰无穷意,不在风花一点间。”这两句诗表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指出人生的复杂情感和意义并非仅仅体现在表面的风花雪月中,而是蕴含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需要深入体悟才能领略其中的真谛。“此处岂真忘帝力,故人当不笑吾閒。”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权力的淡然态度。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这远离尘嚣的山林中,也未曾真正忘记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同时也表明了对朋友的理解与尊重,即朋友不会嘲笑他的悠闲生活。最后,“相思可许溪云月,更在梅花活水湾。”这两句以景结情,将相思之情寄托于山水之间,尤其是那溪流、云雾、明月和梅花,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人生、友情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感皇恩·丐祠居射村作
宋·胡舜陟
乞得梦中身,归栖云水。始觉精神自家底。峭帆轻棹,时与白鸥游戏。畏途都不管,风波起。光景如梭,人生浮脆。百岁何妨尽沈醉。卧龙多事,谩说三分奇计。算来争似我,长昏睡。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