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
端午节
写景抒情
婉约

赏析

这首宫词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传统习俗与节日氛围。首句“端午茸花簇彩鸾”,以“端午”点明时节,“茸花”形容花朵繁密娇嫩,“簇彩鸾”则生动地描绘出彩鸾围绕着花朵飞翔的景象,色彩斑斓,充满生机,营造出端午佳节的热闹与喜庆。次句“高标宝鉴缕金鞶”,“高标”意指高悬的标志或装饰,“宝鉴”指的是珍贵的镜子,这里用来形容装饰品的华美,“缕金鞶”则是细金线编织的腰带,整个句子描绘了一幅宫廷中悬挂着精美装饰,佩戴着华丽腰带的画面,彰显了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后两句“不宜夏景销酥腕,似觉新来百索宽”,转而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佩戴五色丝线(百索),以避邪祈福。诗句中“不宜夏景销酥腕”表达了对夏日炎热的无奈,暗示了佩戴百索的清凉感;“似觉新来百索宽”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佩戴百索后手腕的舒适与放松,仿佛为夏日带来一丝凉意,体现了端午节习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感受。整体而言,这首宫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节日气氛和宫廷生活的奢华,还融入了对传统习俗的深刻理解与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猜您喜欢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
宋·释崇岳
今朝五月端午节,衲僧门下无一说。千妖百怪自潜踪,万里长天一条铁。
九日社醉次陈克威韵
明·区越
人到开怀易放歌,社翁此醉客频过。残棋未落商山皓,丽句先惊水部何。乡曲论文耆旧少,橘林将实雪霜多。白头潇散风尘外,月旦从将水镜磨。
代赠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宋·周麟之
皋月乘天数,慈闱奉母仪。灵芝三万岁,乐府有新词。
除夜约张梅境饮
宋·真山民
今日又除夕,君能为我来。烛光红照席,酒浪绿摇杯。腊带愁吟去,春随笑脸回。相看俱健在,莫管岁华催。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其二)
清·李兆洛
浩荡珠江碧水湾,接连花地启禅关。一条果市人阗咽,百尺经楼佛空间。白足有贤思入社,青畦无数当看山。壁间小记题吾友,可惜斯游未及攀。
醉落魄·音托·本调
明·俞彦
青骢紫陌。花丛里戟门深宅。障泥绣锦珊瑚策。问柳章台,折取旧春色。笙歌日暮能留客。山公沉醉接䍦侧。院西渐隐姮娥魄。拌取明朝,短梦小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