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容
甫
(
其
三
)
云
中
见
祥
凤
,
百
鸟
无
文
章
。
炎
洲
产
嘉
桂
,
百
草
为
不
香
。
修
辞
富
华
实
,
秉
操
逾
圭
璋
。
翻
使
一
国
中
,
抚
掌
嗤
其
狂
。
悲
心
入
秋
夜
,
菀
邑
思
飞
扬
。
终
朝
逐
尘
鞅
,
踥
踥
趋
路
旁
。
众
中
独
我
亲
,
亦
知
我
心
伤
。
两
小
皆
失
怙
,
哀
乐
颇
相
当
。
贫
贱
易
相
感
,
况
复
齐
孤
芳
。
盛
时
忽
晻
冉
,
逝
矣
摧
肝
肠
。
写景抒情
怀古
抒情
咏物言志
亲情友情
离别送别
悼亡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和容甫(其三)》。黄景仁以抒情见长,此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感慨。首句“云中见祥凤,百鸟无文章”,以祥凤比喻杰出之士,而百鸟则代表芸芸众生,暗示了社会中优秀人才的稀缺。接着,“炎洲产嘉桂,百草为不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稀缺性,如同在炎热之地生长的佳桂,即便周围百花齐放,也失去了原有的香气。“修辞富华实,秉操逾圭璋”赞美了那些才华横溢、品行高洁的人,他们的言辞丰富华丽,行为高尚,超越了常人。然而,“翻使一国中,抚掌嗤其狂”却揭示了社会对这些人的态度,他们往往被视为异类,受到嘲笑和讽刺。“悲心入秋夜,菀邑思飞扬”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如同秋夜中的思绪,自由飘荡,无法安放。接下来,“终朝逐尘鞅,踥踥趋路旁”描述了人们在世俗的追逐中疲于奔命,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众中独我亲,亦知我心伤”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感受,即使在人群中,也只有自己能理解内心的痛苦。最后,“两小皆失怙,哀乐颇相当。贫贱易相感,况复齐孤芳。盛时忽晻冉,逝矣摧肝肠”总结了诗人的思考,无论是失去双亲的孩子,还是身处贫困的个体,都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在繁华消逝之时,内心深处的痛苦难以言表,令人肝肠寸断。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性、命运的深切同情。
黄景仁
1183首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