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怀古
场景
夜间景象
天气
心情
读书
思乡
记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破窗蕉雨夜还惊,纸帐风来自作声”以破窗和蕉叶在雨夜中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通过“纸帐风自”的细节,增加了环境的生动感。颔联“墨到乡书偏黯淡,灯于客思最分明”则将情感聚焦于书信与灯光上,通过“黯淡”与“分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独处异乡的孤独感。颈联“薄醪似水愁无敌,短梦生云絮有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将愁绪比作难以抵挡的薄酒,而短暂的梦境则如同飘浮的云絮,既有温情也暗示着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尾联“怪煞邻娃恋长夜,坐调弦柱到三更”以邻家孩子的行为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时间的漫长,直到深夜还在调整琴弦,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细腻地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孤独与思念时的复杂心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黄景仁

1183首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您喜欢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美少年继作
唐·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
乘鸾跨凤下昆崙,正值三星影入门。银烛高低攒宝帐,彩笺交互劝瑶尊。药灵许向人间说,《易》妙期于象外论。休忆当年陪孟德,绕梁争看酒杯翻。
重九寄史中丞
元·曹伯启
陋室维摩病绕身,诗书堆案乐清贫。世间谁似盘沟老,报国归来复报亲。
题仰山卷
明·区越
箧巾时捡燕峰书,白下多年梦寐馀。万里恩私犹未报,只应无路致区区。
见独斯行叔绮子为赴春试一出江头送别殊令牵怀聊为巴阑行一首以道此意云尔
宋·林亦之
巴阑独还岁月深,相送出门自沉吟。十年交旧总如许,狂歌一曲伤人心。今人读书如过客,壶飧只向市头索。吾曹苦思肠几穿,安得相逢不索莫。念我平生弄典坟,六月北窗长闭门。雕肝篆肺得.....
到龙井寺(其四)
宋·郑清之
十里轻轩憩佛庐,梦身差记蝶蘧蘧。伊蒲巧作鱼虾样,矮笋新镵茧栗株。暂到欲陪僧夏静,等闲生怕俗尘污。计然老去翻多事,空挽西施向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