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写景
咏物
病中感慨
草药名

赏析

这首《南乡子·其二》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以药名为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病痛与寻求解脱的感慨。词中以"弱骨怯天冬"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主人公身体虚弱、难以承受严冬之苦的状态。"满地黄花憔悴同"则借景抒情,以凋零的黄花象征自己内心的憔悴和无奈。接下来的"云母屏边休伫立,防风",通过比喻,劝告主人公不要在困境中过度忧思,应像防风草一样坚韧,抵御外界的困扰。"乌头却似白头翁"一句,以乌头的药性暗示岁月无情,时光如白头翁般迅速苍老。"自笑寄生穷",诗人自嘲自己的生活状态如同寄生虫般困顿,表达了对贫穷生活的苦笑。"愁脉难将草木通"进一步深化了愁绪的难以排解,暗示了人情世故的复杂,连草木都无法传达其深沉的忧虑。最后两句"泉石膏肓甘遂老,从容。领取云山药饵功",诗人以"泉石膏肓"形容病情严重,但已认命于衰老,决定以淡泊从容的态度面对。他期待通过自然的药饵,如云山间的草药,来达到身心的疗愈和超脱。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药名为线索,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疾苦、衰老与寻求解脱的心境,展现了尤侗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尤侗

361首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