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
春
愁
二
首
(
其
一
)
鹦
哥
啄
碎
花
须
落
,
晓
风
低
弄
秋
千
索
。
刚
上
一
重
楼
,
青
山
又
送
愁
。
几
番
寒
食
雨
,
柳
絮
依
人
舞
。
春
梦
晚
归
家
,
小
池
闻
暮
蛙
。
写景
抒情
季节
怀旧
晚春
暮春
动物
春梦
佳节
寒食节
小池
水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鹦哥啄碎花须落",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鹦鹉在春日里啄食花朵的场景,花瓣随风飘落,象征着春光的消逝和时光的流转。"晓风低弄秋千索",通过描写微风吹动秋千绳索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刚上一重楼,青山又送愁",诗人登楼远望,青山似乎也在传递着他的愁绪,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接下来,"几番寒食雨"暗示了清明时节的阴雨连绵,不仅加重了春愁,也勾起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思念。"柳絮依人舞"则借柳絮的轻盈飘逸,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依。最后两句"春梦晚归家,小池闻暮蛙",诗人沉浸在梦境中,渴望回到温暖的家,然而现实却是夜幕降临,只能听到池塘边的蛙鸣,更添了几分凄凉与无奈。整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春日里的哀愁和思乡之情。尤侗作为明末清初的词人,其作品情感深沉,语言优美,这首《菩萨蛮·春愁二首(其一)》便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尤侗
361首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猜您喜欢
贺新郎
宋·毛幵
风雨连朝夕。最惊心、春光晼晚,又过寒食。落尽一番新桃李,芳草南园似积。但燕子、归来幽寂。况是单栖饶惆怅,尽无聊、有梦寒犹力。春意远,恨虚掷。东君自是人间客。暂时来、匆匆却.....
日本杂事诗(其一三三)
清·黄遵宪
零落街头羽板稀,已捐团扇过时衣。儿时嬉戏都如梦,不见翩翩蛱蝶飞。
开化寺
明末清初·王鸣雷
荒院无鸡鹊报明,晨钟初歇饭钟鸣。青山窥我客中梦,白鹤轻人世外情。海日有烟当磬出,江蓠无种傍云生。十年曾此题诗去,知免沙僧嗤姓名。
寒食晚饭聊园,为谭篆青题聊园填词图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看花倏过廿年期,珍重今年北客诗。咫尺关山成绝国,清明杨柳似平时。聊园旧主肠空断,寒食春城酒莫悲。容易野塘花落尽,明朝还续稼轩词。
戊午守岁(其二)
明·张萱
画角寒嘶玉漏沉,煖生残腊且开襟。阶梅已放争舒素,枥马无諠忆盍簪。短烛频烧惊转斗,深杯共把到横参。今年笔札今宵祭,为祝明年莫苦吟。
花犯·八月闻莺,值海棠复开
清·李符
捲筠帘,金梭忽溜,青林已非昔。倚阑干立。讶老桂黄边,犹露春色。几丝带雨蔫红湿。莺穿亦爱惜。为载酒、向曾听处,相逢如旧识。巡檐觑花太零星,翻疑狼籍后、东风留得。记前度,寻芳.....
题金莲寺壁
明·张弼
南安北寺足徜徉,公务清游两不妨。玉版禅师参茗碗,金莲侍者供檀香。墨花洒洒孤亭雨,剑影翻翻五岭霜。分付山林老?鹤,好分一半作黄堂。
戏简友人二首(其二)
宋·俞德邻
茅斋蓬鬓静编蒲,谁使担簦问客途。万里晴云离塞雁,一天明月绕枝乌。羁愁浩渺夜将半,诗思凄凉岁欲徂。却羡故人沉醉处,红楼红粉拥红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