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宿
写景
山水
地点
春景
石景
怀古
抒情
秋节
写水
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五度溪边寻访仙人、体验自然之美的场景。开篇“五度溪上花,生根依两崖”写出了溪水两岸花开满径,花朵生长在陡峭的山崖间,展示了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和生机。接着“二月寻片云,愿宿秦人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仙境的向往,以及希望能找到一处安身之所。这里的“秦人家”可能是指古代秦地的一种理想化的居所,或许是仙人的洞府。中间两句“上见悬崖崩,下见白水湍”描绘了溪流两岸的壮观景象,上面是悬挂在半空中的断崖,下面则是奔腾不息的白色溪水,展示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力量。“仙人弹棋处,石上青萝盘”则让人联想到仙境中的宁静美好。仙人正坐在石头上悠闲地下棋,而周围环境被青色的藤蔓所覆盖,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无处求玉童,翳翳唯林峦”表达了诗人对仙境中仙童(或玉童)的追寻,以及这种追寻在茂密的森林和连绵的山峦之间的无果。这里的“翳翳”形容树木丛生的样子,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不易触及的感觉。结尾两句“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则是诗人在溪边偶遇初升的新月,随手拿起玉制的琴瑟,开始演奏。这里的“聊取”表达了一种随意而为,但又蕴含着一种对音乐与自然和谐共鸣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五度溪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常建

55首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唐代诗人,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