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古离别
秋天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凄美的画面,以江城为背景,展现了作者苏轼的深情与怀旧。"银涛无际捲蓬瀛",开篇即以浩渺的江水和蓬瀛仙境相融,展现出江城的辽阔与神秘。"落霞明.暮云平",进一步渲染了日暮时分的宁静与落寞。"曾见青鸾、紫凤下层城",借神话中的神鸟,暗示昔日繁华与仙气缭绕的景象,如今已成过往。"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离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尤其是对离别的惋惜。"苍梧烟水断归程",将思绪引向远方,暗示着归乡之路遥不可及,充满了哀愁。"捲霓旌.为谁迎",描绘出无人迎接的孤独,流露出深深的失落。"空有千行,流泪寄幽贞",表达了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只能通过泪水寄托对忠诚坚贞的思念。最后,"舞罢鱼龙云海晚,千古恨,入江声",以鱼龙舞的落幕和江水的涛声,将无尽的遗憾与历史的沉痛融入江流,形成强烈的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这首《江城子》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苏轼在词作中擅长运用象征和寓言,表达复杂的人生感慨。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乌夜啼(其五)
宋·卢祖皋
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
张湾发舟一首
明·黄省曾
驱马谢长安,言遵路水干。初于驾帆日,即起迨家欢。吴日悬归思,燕云送旅餐。王孙芳草绿,随路得行看。
临江仙(其五)
宋·蔡伸
琪树鸾栖花露重,依稀兰洞风光。玉人相对自生凉。翠鬟琼佩,绰约蕊珠妆。宝瑟声沈清梦觉,夜阑明月幽窗。可堪襟袂惹馀香。断云残雨,何处认高唐。
送王梦白归吴次韵(其二)
明·谢榛
朝度海门生白波,天涯知己惜无多。清秋忽忆山中侣,谁伴横塘采芰荷。
大安病酒留半日王守复来招不往送酒解酲因小饮江月馆
宋·刘攽
江驿春酲半日留,更烦送酒为扶头。柳花漠漠嘉陵岸,别是天涯一段愁。
再用前韵集句(其六)
宋·赵必?
千里万里西复东,山川长在泪痕中。何当共剪西窗烛,一曲琵琶酒一钟。
水龙吟·寄留守无愧文
宋·晁补之
满湖高柳摇风,坐看骤雨来湖面。跳珠溅玉,圆荷翻倒,轻鸥惊散。堂上凉生,槛前暑退,罗裾凌乱。想东山谢守,纶巾羽扇,高歌下、青天半。应记狂吟司马,去年时、黄花高宴。竹枝苦怨,.....
初去长沙有感
宋·李纲
恭承嘉惠半年馀,千里宣风愧术疏。岂有恩威思将士,漫劳稚耋拥轮舆。鱼归江海身方适,鸟出樊笼意已舒。多谢吏民相眷恋,使君此去欲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