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
西
怀古
抒情
写花
梅花
节气
赞美
赠别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中晚唐之后词风转变的一个缩影。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感怀。"森森画戟拥朱轮,坐咏梁公觉有神。" 这两句以富丽的词藻开篇,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画戟(古代车辕前面的装饰)和朱轮(红色的车轮),构成了一个庄重而又华丽的场景,而“坐咏梁公觉有神”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崇敬之情,显示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白傅闲游空诵句,拾遗穌老敢论亲。" 这里,“白傅”可能是指唐代的白居易,他的诗歌平易近人,常被百姓传颂。而“闲游空诵句”则表明诗人在自然中徘徊,同时也在吟咏着前人的诗词。后两字“敢论亲”表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与古人心灵上的沟通。"东海莫怀疏受意,西风幸免庾公尘。" 东海和西风都是指远离尘嚣的地方,“莫怀疏受意”和“幸免庾公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古文化的缅怀和自己不愿陷入世俗纷争的心态,庾信(庾公)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其“尘”暗指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为公过岭传新唱,催发寒梅一信春。" 这两句诗则更显得直接和具体。在这里,“为公过岭”可能是在叙述某种事件或是友人赠诗的场景,而“传新唱”则表明了对这份情谊的传承。后两句“催发寒梅一信春”,则通过自然物象的生长变化,寓意着对友情和文化传统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透露出苏轼对于古代文化的尊崇,以及他自身在文学艺术上的追求和寄托。同时,这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唐代文化遗产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之心。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