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鸟
动物
冬天的景象
珍惜时光
季节变迁
亲情
生命
生命之力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新年景象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北渚集群鹭”一句,便以动人的画面吸引读者,展现了一幅冬日水鸟栖息图景,"新年何所之"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接下来的“尽归乔木寺,分占结巢枝”进一步描绘了这些鹭在冬天的居所,它们聚集于古老的树木之间,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栖息之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写实,更寓意着生命个体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生物会有役”一句,诗人深刻地指出了万物皆有其使命和责任,而“谋身各及时”则是在提醒读者,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规划自己的未来,寻求生存的机会。最后两句,“何当禁毕弋,看引雪衣儿。”通过对捕鱼工具的使用与否,以及观察到孩子们穿着雪白衣衫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停止捕捉,使生命得到保护,同时也展现了一种对纯洁无暇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人生哲理。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