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季节
冬天
抒情
夜坐
友情
寄思
怀人
子由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夜曲。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灯烬不挑垂暗蕊”一句,描绘出诗人室内昏黄的灯光,以及灯芯快要熄灭的情形。这里的“暗蕊”可能指的是灯花,即灯芯熄灭前的一种现象。这两句通过对室内景物的细致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接下来的“炉灰重拨尚馀薰”则是对室内生活细节的刻画,诗人在夜深时分仍然在忙于挑拨炉火,以图取暖。这里的“馀薰”指的是残留的余温,表现了诗人的不舍和对生命中点滴热量的珍惜。“清风欲发鸦翻树,缺月初升犬吠云”两句,则是室外景物的描绘。夜风即将到来,树上的乌鸦被惊扰而起飞,而天上挂着一轮不完整的新月,下方则传来了狗吠声,这些都是夜晚常见的声音和情境,但在诗人笔下,却显得格外凄凉。“闭眼此心新活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这寂静而又略带悲哀的夜晚中,仍然在思考着新的生存之道。这里的“新活计”,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新的期望和计划。“随身孤影旧知闻”则是对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的一种抒发,即便是在无人的夜晚,自己的影子也成为了他唯一的陪伴,这份孤独感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雷州别驾应危坐,跨海清光与子分”两句,则是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这里的“雷州别驾”,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而“跨海清光”,则是在表达即便相隔遥远,即便海阔天涯,但心中那份清澈的光芒,始终与亲友相连。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寂静夜晚中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吴醉亭谓余懒慢如嵇康以诗规劝叠韵为报
清·陈以豫
一枝暂借此栖身,为爱园亭少俗尘。对客嵇康生性懒,去官陶令不嫌贫。君能知我应规我,才本低人敢傲人。且脱貂裘来换酒,主宾同醉玉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