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便
写景
抒情
秋天
写雨
写山
地点
黄楼
情感
怀旧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所创作的《九日黄楼作》。诗中描绘了重阳节前的景象,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这四句描写了去年的九月初九,黄昏时分,南城内外景象。千沥之水奔腾如雷鸣响,城墙上覆盖着厚重的泥土,雨水顺势而下,如同滑梯一般。这段描述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这四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重阳节前夕,黄花与白酒并未引起旁人的关注,诗人独自一人在日暮时分归来,不忘洗净脚上的尘土。此刻,诗人意识到又到了今年的九月初九,便独自举杯,对着花朵轻啜一口。"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黄楼新成壁未乾,清河已落霜初杀。朝来白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这六句诗中,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嫌弃这杯酒的薄弱,因为它终究胜过了泥泞之地中的锐利刀剑。黄楼刚刚修建完毕,墙壁尚未干透,而清河上的霜已经开始出现初冬的寒意。早晨来临时,一片白雾如同细雨笼罩着南山,但却看不见那高达千寻的峰峦。"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这四句诗则通过对比黄楼前的景象,强调了黄楼的宏伟与自然界的辽阔。楼前仿佛海洋般广阔,而楼下却只听得到橹鸦轧轧的声音。这时节带来的薄寒,让人感到老态龙钟可畏,而热酒则成为抵御寒冷、压抑心中的忧愁。"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这四句描绘了清晨景象,随着烟雾的散去,太阳升起,隐约可见渔村的轮廓。远处的水面波光粼粼,山峦层叠如齿状。而在这宁静的自然背景中,诗人、猛士、龙虎等形象交织,楚舞吴歌则宛转起伏,如同鹅鸭一般。"一杯相属君勿辞,此景何殊泛清霅。" 这两句,则是诗人向友人提出邀请,共同举杯畅饮,不要推辞。在这与众不同的美好景致中,让我们一起泛舟于清澈的江水之上。整首诗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重阳节前夕,以及自然界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那特有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