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武
昌
寒
溪
西
山
寺
连
山
蟠
武
昌
,
翠
木
蔚
樊
口
。
我
来
已
百
日
,
欲
济
空
搔
首
。
坐
看
鸥
鸟
没
,
梦
逐
麇
麚
走
。
今
朝
横
江
来
,
一
苇
寄
衰
朽
。
高
谈
破
巨
浪
,
飞
屦
轻
重
阜
。
去
人
曾
几
何
,
绝
壁
寒
溪
吼
。
风
泉
两
部
乐
,
松
竹
三
益
友
。
徐
行
欣
有
得
,
芝
朮
在
蓬
莠
。
西
上
九
曲
亭
,
众
山
皆
培
塿
。
却
看
江
北
路
,
云
水
渺
何
有
。
离
离
见
吴
宫
,
莽
莽
真
楚
薮
。
空
传
孙
郎
石
,
无
复
陶
公
柳
。
尔
来
风
流
人
,
惟
有
漫
浪
叟
。
买
田
吾
已
决
,
乳
水
况
宜
酒
。
所
须
修
竹
林
,
深
处
安
井
臼
。
相
将
踏
胜
绝
,
更
裹
三
日
糗
。
写景
抒情
怀古
地点
山水
情感
思乡
赞颂
名胜
山水田园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游武昌寒溪西山寺》。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苏轼在此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连山蟠武昌,翠木蔚樊口。”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面,其中“连山”指的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蟠”形容其蜿蜒曲折,“翠木”则是生长在溪谷中的绿色树木,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自然与宁静并存的环境。接下来的“我来已百日,欲济空搔首。”表达了诗人自我隔绝于尘世喧嚣,与世俗保持距离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这里的“空搔首”暗示了一种超脱物外、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其后,“坐看鸥鸟没,梦逐麇麚走。”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观察到的一幕:水鸟潜入水中,而自己的心灵也似乎随着这份宁静而飞翔。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由和远离尘世的向往。“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则是表达了诗人在某一个清晨,乘坐简陋的小船(一苇)穿行于江上,心中充满了对生命如过眼云烟、无常易逝的感慨。“高谈破巨浪,飞屦轻重阜。”这一句通过诗人的豪迈语调,展现了一种不畏强暴,不服输给生活波折的心态。这里的“高谈”、“破巨浪”都显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勇气。“去人曾几何,绝壁寒溪吼。”则是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又宁静的场景,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来表达自己对于过往和孤独的感触,以及内心深处的一种苍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声音(风泉)比作音乐,将树木(松竹)视为知己。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更透露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精神寄托的向往。“徐行欣有得,芝朮在蓬莠。”则是在赞美一种平缓而愉悦的心境,以及对生命中一些微小幸福的感激。这里的“芝朮”是指生长于荒野中的灵芝和其他植物,象征着自然赋予的恩惠。“西上九曲亭,众山皆培塿。”这一句描写了诗人攀登至一处高地(九曲亭),从那里望去,众多山峦如同堆积起来的土墩。这是对壮丽景象的一种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探索自然之奥秘的热情。“却看江北路,云水渺何有。”则是在表现一种回望与思念。诗人在高处眺望江北的道路,那里云雾缭绕,水流不见踪迹。这一句传达了对远方的留恋和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离离见吴宫,莽莽真楚薮。”这里,“吴宫”和“楚薮”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些地名的提及,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以及对过往文化遗迹的敬畏之情。“空传孙郎石,无复陶公柳。”这一句中,“孙郎石”和“陶公柳”分别指的是古代文学家孙权的石头像和陶渊明的爱好柳树。诗人在此感慨,历史上的名人遗迹如今已不复见,而自己也只能在心中留住这些美好的记忆。“尔来风流人,惟有漫浪叟。”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自称为“风流人”,而现在只剩下了像他这样的闲适之士在世间漫游。“买田吾已决,乳水况宜酒。”这里,“买田”意味着诗人决定要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以求心灵的归宿。同时,他还提到了“乳水”和“宜酒”,象征着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愿景。“所须修竹林,深处安井臼。”这一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中田园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在竹林之中找到一处平静的居所,并在那里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秩序。“相将踏胜绝,更裹三日糗。”这里,“相将”意味着与朋友一起,“踏胜绝”则是指攀登到极高之处以观赏美景。诗人还提到了准备了三天的干粮(三日糗),预示了一次长时间的山中游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苏轼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同时,他也在诗中表达了对于人生、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深刻感悟。这不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诗人生命态度的一次美妙展现。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