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
圆
荷
分
韵
得
细
字
幽
人
岂
无
衣
,
遇
物
思
芰
制
。
甘
脆
相
本
根
,
帖
妥
谁
点
缀
。
池
光
展
更
开
,
雨
声
打
还
细
。
坐
看
青
春
改
,
不
叹
绿
波
逝
。
葺
之
湘
累
盖
,
抗
之
洛
神
珶
。
泥
涂
久
甲
子
,
铅
汞
方
既
济
。
世
纷
晚
若
遗
,
水
中
采
薜
荔
。
写景
写荷
抒情
怀古
四季
夏天
写青春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对自然的深深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欣赏。诗人以“幽人岂无衣”起笔,暗示自己虽身处简朴,但内心丰富,对生活品质有着独特的追求。他看到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圆荷,联想到菱角制成的衣服,象征着自然与质朴的生活方式。“甘脆相本根,帖妥谁点缀”表达了诗人对事物本质的认同,认为简单就是美,无需过多装饰。接着,他通过“池光展更开,雨声打还细”,描绘了雨后荷塘的宁静与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变化。“坐看青春改,不叹绿波逝”传达出诗人淡然面对时光流转的态度,享受当下,不为岁月流逝而感伤。他甚至将荷叶比作湘妃的竹笠或洛神的饰品,赋予其神话色彩,表达对高洁品格的向往。最后两句,“泥涂久甲子,铅汞方既济”可能寓言世事沧桑,历经磨砺,但诗人的心境如同炼丹般达到内外合一的境地。结尾处“世纷晚若遗,水中采薜荔”,则以超脱的视角看待纷扰尘世,表现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世俗纷扰中寻找自然之美的决心。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圆荷为引,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猜您喜欢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康熙戊戌六月朔奉命册封琉球述怀三首(其一)
清·徐葆光
我生寡行役,敦敦守书案。少长太湖旁,临涯渺无岸。朅来京国游,涉江已三叹。浊流益奔驶,疑向银河乱。今将事澥东,宠命贲冗散。皇灵畼九垓,当险敢云惮。衔纶出区夏,邮签浩难算。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