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有
谢
师
厚
寄
襄
阳
柑
子
乃
吴
人
所
谓
绿
橘
耳
今
王
德
言
遗
姑
苏
者
十
枚
此
真
物
也
因
以
诗
答
荆
州
持
大
橘
,
亦
自
名
黄
柑
。
忽
得
洞
庭
美
,
气
味
何
可
参
。
遂
生
吴
洲
思
,
恨
不
羽
翼
南
。
咏物
写果
赞美
抒情感
思乡
谢赠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他以收到朋友赠送的柑子为题材,表达了对朋友所赠之物的喜爱和对吴地柑子的怀念之情。诗中提到荆州的柑子虽名为黄柑,但与洞庭湖的柑子相比,风味可能有所不及。诗人感叹若能立即品尝到真正的洞庭柑子,定会心生向往,恨不得插翅飞往南方。诗中的"荆州持大橘,亦自名黄柑"描绘了荆州柑子的普通身份,而"忽得洞庭美,气味何可参"则强调了洞庭柑子的高雅品质和诱人香气。"遂生吴洲思,恨不羽翼南"则流露出诗人对吴地柑子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无法立即品尝到的心愿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细腻感受和对远方亲友的深情厚谊。
梅尧臣
2914首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您喜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黄鹤楼仙枣亭联
清·何绍基
千年仙枣不留核;五月落梅犹有花。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谢送妃子园荔枝
宋·韩维
年年驿使走红尘,贡入骊宫色尚新。妃子园名犹未改,一笼丹实寄闲人。
题马贲画鸂图
金·党怀英
双眠双浴水平溪,共看秋光卧两堤。谁信潇湘有孤雁,冷沙寒苇不成栖。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唐·白居易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日本绍明知客请赞
宋·释智愚
绍既明白,语不失宗。手头簸弄,金圈栗蓬。大唐国里无人会,又却乘流过海东。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清·王衍梅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