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
口
夕
阳
平
堤
十
里
草
凄
凄
,
一
抹
斜
红
日
已
西
。
孤
鹜
去
边
秋
水
阔
,
断
霞
明
处
暮
山
低
。
僧
归
古
寺
钟
初
动
,
樵
散
疏
林
鸟
欲
栖
。
自
是
望
中
风
景
好
,
令
人
驻
马
漫
留
题
。
写景
秋景
山水
田园
傍晚
夕阳
孤鹜
秋水
僧归
暮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傍晚景象。首句“平堤十里草凄凄”以平直的堤岸和远处的草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一抹斜红日已西”将画面焦点转向即将落下的夕阳,一抹红色在天边缓缓消逝,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孤鹜去边秋水阔”描绘了远处一只孤雁飞向广阔的秋水,象征着孤独与自由,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断霞明处暮山低”则通过残霞映照下的低矮山峦,进一步强化了黄昏时分的静谧与沉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人物活动:“僧归古寺钟初动,樵散疏林鸟欲栖”,僧人归寺,钟声初响,樵夫散去,林间鸟儿即将栖息,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傍晚时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自是望中风景好,令人驻马漫留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即使只是短暂的停留,也愿意留下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黄昏时刻特有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猜您喜欢
晚兴
宋·孔武仲
吏退公门静,萧然似宴居。秋声来簟枕,晚色被庭除。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黄花恼陶令,搔首赋归欤。
由清江赤城观至宝塔寺暮归樟镇
元·何中
自笑野人多野思,并村随处意閒閒。赤城观里折丹桂,宝塔寺前迎晚山。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秪言十里街头近,不计黄昏便掩关。
潇湘八景(其三)渔村夕照
宋·赵扩
林表堕金鸦,孤村三两家。晴光明浦溆,红影带蒹葭。傍舍收鱼网,隔溪横钓槎。炊烟未篝火,新月一钩斜。
济南原上
元·周权
朔河春透冰未裂,黄芦伐尽洲渚阔。荒祠老栋压欲颓,古树无枝枯复活。长嘶飞骑抹流云,草舍微茫聚疏樾。夕阳返景低黄埃,漠漠平沙浩如雪。
黄山晚步
清·夏诒钰
随意此徐步,乡居一味閒。树回青嶂合,村尽碧溪湾。流水自成瀑,夕阳犹在山。林泉且吟啸,烽火黯尘寰。
潍县八景(其四)孤峰夕照
元·张起岩
一抹残阳碧映岑,孤峰倒影自成阴。牧童横笛归家去,鞭趁牛羊出远林。
秋郊晚眺
清·林遇春
间行近郭遣无聊,云物稀疏漾柳条。隔浦归帆轻带雨,小桥流水暗通潮。岩前瀑响飞晴雪,烟里歌声出晚樵。最爱夕阳溪畔路,满村红叶落萧萧。
双溪口号(其一)
清·林占梅
石田茅屋正当溪,绿叶阴森万木齐。一径飞泉悬峭壁,夕阳时节过山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