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退
婉约词
闺怨
情感表达
咏物词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房中的细腻情感与生活场景。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哀愁以及对爱情的渴望。“桃腮杏靥春风面”,以桃花般的脸颊和杏花般的嘴角,比喻女子的美貌如同春日之风,清新动人,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外貌之美。“车前马上曾相见”,暗示了女子曾经与某人有过短暂的相遇,但并未透露更多细节,留下了一丝神秘感。“蝉鬓退鸦黄”,描述女子梳理头发的情景,以“蝉鬓”形容发髻如蝉翼般轻盈,而“退鸦黄”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女子年华的渐逝。“氤氲苏合香”,通过香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苏合香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泪光云母惨”,将女子的眼泪比作云母石上的光芒,既明亮又带有悲伤的情绪,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哀伤。“絮絮灯心短”,通过灯芯的燃烧象征时间的流逝,女子的话语绵绵不绝,却伴随着夜晚的降临,暗示着时光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易逝。“螺黛麝兰膏”,螺黛是一种古代用来画眉的颜料,麝兰膏则是香料,这里通过这些化妆品的使用,展现了女子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精致态度。“凭谁赠阿娇”,借用汉武帝宠妃陈阿娇的故事,表达了女子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希望有人能像当年的汉武帝一样,给予她无尽的宠爱与关怀。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比喻,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貌、情感状态,还蕴含了对爱情、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词作中常见的细腻情感和深邃哲思。

宋琬

255首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宋琬的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说,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二乡亭词》。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猜您喜欢

别青州妓段东美(其二)
唐·薛宜僚
阿母桃花方似锦,王孙草色正如烟。不须更向沧溟望,惆怅欢情恰一年。
一落索·秋闺
清·陈滟
眉共远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怕花也、和人瘦。萧瑟秋风望久。郎书无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楼前柳。
女冠子(其二)闺人礼佛
清·董元恺
宝莲幢畔。清晓纤纤频盥。到香台。唵叭随烟结,菩提带树开。粉痕侵贝叶,心字印炉灰。更把鹦哥教,念如来。
解蹀躞
清·李慈铭
又是一年春尽,兰夜寻歌馆。绮窗围坐分曹赌银盏。取次密语藏钩,愿连一握纤荑,搦来长暖。玳筵畔,常怕鬓丝尊人见。轻纨约歌扇,断红双脸还留好花看。漫道禁住钟声,奈他红烛尊前导,.....
踏莎行·黛眉颦色
元·王国器
淡扫春痕,轻笼芳靥。捧心不效吴宫怨。楚梅酸蹙翠尖纤,湘烟碧聚愁萋茜。绀羽寒凝,月钩金滟。莺吭咽处微偷敛。新翻舞态太娇娆,镜中蛾绿和香点。
踏莎行(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袁克文
高树呜蝉,深房锁燕,东方白了凭窗见。者时初梦尚依稀,有谁知我肠真断?珠琐丁东,银釭旋乱,晓风吹叠愁无算。思人人未许相思,欢丝恨缕都应倦。
渔家傲·闺思
宋·吴礼之
红日三竿莺百啭。梦回鸳枕离魂乱。料得玉人肠已断。眉峰敛。晓妆镜里春愁满。绿琐窗深难见面。云笺谩写教谁传。闻道笙歌归小院。梁尘颤。多因唱我新词劝。
怨诗寄杨达(其一)
唐·姚月华
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相续。羞将离恨向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