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

退
写景
春天
怀旧
怀乡
思乡
节气
夏至
赞美
写花

赏析

此诗描绘了立夏时节,诗人身处建阳道中,回望家乡的复杂情感。首句“暮潮初退兰桡发,啼鹃正逢春晚”以自然景象开篇,傍晚潮水退去,小舟启程,杜鹃啼鸣,春意渐浓,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接着“盘荐樱桃,帘黏柳絮,又把东风催换”几句,通过樱桃、柳絮等春季元素,进一步渲染季节更替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掠檐新燕,记院宇年时,薄雷轻电”描绘了新燕掠过屋檐,回忆起往昔院落中的景象,以及轻微的雷声与闪电,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时间的紧迫感。接下来“节物依然,倚楼凝望白云远”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依旧如故,他倚靠在楼上,凝望着远方的白云,寄托着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征程迢递未已,熟梅天近也,微冷还暖”则描绘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临近熟梅季节,天气开始变得既微凉又温暖,这种微妙的气候变化仿佛映射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最后,“团扇临风,生衣对酒,何处水村山馆”几句,通过团扇、生衣、酒等元素,展现了诗人旅途中闲适的一面,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家乡水乡山馆的向往。“流光如箭。想到日尊前,荔枝红浅”表达了时间的飞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想象着在家乡的尊前,品尝荔枝的甜蜜。最后“屈指归来,好开丛桂宴”则是对归家的渴望,希望早日回到家乡,与亲人共享桂宴,表达出对家庭团聚的向往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立夏时节在异乡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情感丰富而深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望梅
清·龚翔麟
横斜孕蕊。过春竿候月,冷葩慵试。记年年、小白蔫红,斗点点星毬,綵棚檐底。听说寒轻,最好是、今年天气。步莎阶渐软,竹外旧枝,暗苔愁倚。东垞石门深闭。忆梨花砚雨,斋在山背。定.....
蝶恋花(其十七)
宋·欧阳修
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且趁余花谋一笑。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二)
唐·吴融
侯家万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艳难。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虽饶百卉争先发,还在三春向后残。想得惠林凭此槛,肯将荣落意来看。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
元末明初·王冕
溪谷冰霜春到迟,老夫长夜只吟诗。凭谁说与中朝士?此是江南第一枝。
泛清波摘遍·邓尉探梅,和小山
清·杨玉衔
茅诛径小,杏傍墙高,莺报柳桃薰染好。暖催寒勒,商略探芳计迟早。行人道。鹃声泪苦,驴足尘空,无意送春归去了。倦侣高阳,重拾杯盘坠欢少。雁来渺。短札欲凭晚潮,何处始无芳草。空.....
行及白马寺捧留守相公康国韩公手翰且云名园例惜好花以俟同赏因成小诗(其一)
宋·文彦博
公书苦惜春光晚,柳絮榆钱扑面飞。惟说名园绝奇品,留花未发待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