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闲
官
闲
读
书
馀
,
倚
杖
看
绿
阴
。
黄
鸟
时
飞
来
,
临
风
流
好
音
。
我
亦
为
之
喜
,
夷
犹
情
味
深
。
世
间
事
乃
尔
,
回
首
生
夕
曛
。
写景抒情
自然观察
季节写景
读书感怀
怀时惜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官场清闲之余,诗人倚杖于绿荫之下,欣赏黄鸟临风鸣唱的美好场景。诗中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首句“官闲读书馀”,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当前的状态——在公务之余,有时间静心阅读。这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调。“倚杖看绿阴”一句,通过动作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态。倚杖而坐,目光投向郁郁葱葱的树荫,这样的画面既宁静又充满生机。接着,“黄鸟时飞来,临风流好音”两句,将笔触转向自然界,黄鸟的飞来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元素。它们在微风中飞翔,发出悦耳的歌声,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触动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我亦为之喜,夷犹情味深”表明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他被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所感染,内心感到平静而满足,这种情感体验是深层次的,难以言喻。最后,“世间事乃尔,回首生夕曛”两句,诗人从眼前的美景中抽离出来,反思起世间的种种。他意识到,即使在忙碌与喧嚣之中,也能找到片刻的宁静与美好。夕阳西下,一天即将结束,诗人的话语中蕴含着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韩淲
2817首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您喜欢
伏日
明末清初·王夫之
朱火弥清昼,凉宵候久晴。光摇千嶂迥,风定片云轻。老病从欹枕,交游忆耦耕。东方何意绪,割肉傲公卿。
秋夜登千峰榭待晓
宋·陆游
万里秋风夜艾时,剡川孤客不胜悲。读书眼暗定谁许,忧国涕零空自知。欲坠高梧先策策,渐低北斗正离离。倚阑不觉鸡号晓,剪烛题诗寄所思。
杂兴(其二)
元·黄溍
几回拟作送春诗,出户春风去不知。叶底孤花犹入眼,竹根稚笋欲过眉。久抛书卷都如梦,閒看香烟偶似痴。寄语平生张仲蔚,一欢相属竟何期。
江边独酌有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水鹭看人醉,风花逐客狂。蟹嫌双跪少,鲈爱四腮香。无用惟才笔,多情是酒乡。六旬犹处子,华首胜红妆。
夜坐(其一)
宋·沈与求
娟娟微月小窗东,竹里寒声啸夕风。孤客坐来惊岁晚,推愁不去酒杯空。
赠吕县丞
宋·叶适
自得长官后,邑人诗转工。批书月屡满,觅荐岁常空。柳已如蓝碧,桃元胜锦红。终归剡溪上,举棹谢东风。
远归奏记妆楼(其一)
清·孙原湘
红楼咫尺是蓬瀛,手展文窗扇扇明。裙带早徵三日解,罗衣特为一人更。花阴匝地常如水,云气漫天忽漏晴。坐久思量才省得,分明来使出帘迎。
早行
唐·王观
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