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潘
德
久
舍
人
七
月
廿
一
夜
喜
雨
五
绝
(
其
三
)
客
中
倚
楼
秋
思
觉
,
人
静
石
罅
促
织
鸣
。
未
知
我
诗
能
吟
否
,
三
更
起
坐
床
不
平
。
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夜雨听声
思乡情感
怀人
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时倚楼而望的情景,通过秋夜的寂静与促织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中的“客中倚楼秋思觉”,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处环境,即在异乡的秋天夜晚,诗人独自倚靠在楼头,心中涌起了思乡之情。“人静石罅促织鸣”一句,以动衬静,通过远处石缝中促织的叫声,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宁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接下来,“未知我诗能吟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我怀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最后一句“三更起坐床不平”,则以具体的行为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夜深人静之时,他起身坐立,内心的情绪无法平静,这种状态与前文的环境描写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的画面。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一种典型的文人情怀,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诗作中常见的抒情风格和哲学思考。
韩淲
2817首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您喜欢
秋思二首(其二)
宋·陆游
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题梦堂诗稿
清·钱仪吉
清词琢雪了无痕,为政风流忆北门。白燕雕梁远泥滓,黄花老圃淡琴尊。每怀湖海阴求士,竟卖园亭已到孙。惆怅能诗张相国,不教林下驻游轩。
题沈令瞻松卷
明·薛瑄
底处知君忆所天,瞻松终日涕涟涟。春翻时雨情何极,秋洒凉风兴慨然。鸟语故巢天欲曙,鹤来沧海月初圆。此情欲问何时尽,直到苍苍化石年。
月夜
唐·卢殷
露下凉生簟,无人月满庭。难闻逆河浪,徒望白榆星。树绕孤栖鹊,窗飞就暗萤。移时宿兰影,思共习芳馨。
梧桐影
清·薛琼
月欲斜,风偏冷。秋思邻家分得来,隔墙移过梧桐影。
秋夜
宋·俞桂
月华如水净无尘,千里相思总一心。络纬篱边吟不彻,做成秋意十分深。
河间宵征
明·徐熥
不尽风尘苦,宵行路更难。清霜蛩语急,斜月马蹄寒。砧捣闺心碎,笳吹乡梦残。驿楼看尚远,何处解征鞍。
秋日杂诗(其二)
清·田肇丽
秋夜不能寐,况是潇潇雨。滴沥声未歇,唧唧蛩音缕。辗转听萧瑟,苦忆东坡语。老泪来何从,残梦去无绪。数漏怀远人,落帆在何许。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