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
甫
生
日
南
枝
今
已
十
分
开
,
天
寿
高
人
玉
雪
梅
。
不
问
冰
霜
惊
岁
晚
,
要
看
风
月
唤
春
来
。
镇
常
兄
弟
游
山
杖
,
间
或
交
亲
奉
酒
杯
。
忽
到
窗
前
花
更
好
,
暗
香
吹
梦
竹
轩
苔
。
写景
咏物
梅花
写花
梅花
季节
冬天
抒情
庆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梅花盛开的景象,以及与友人相聚共度佳节的情景。诗人以“南枝”象征着梅花,不仅赞美其在严寒中绽放的坚韧与美丽,更寓意着生命的长久和高洁的品质。通过“天寿高人玉雪梅”,诗人将梅花比作高人的化身,纯洁如玉,雪白无瑕,展现出梅花的高雅气质。“不问冰霜惊岁晚,要看风月唤春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不惧冰霜的侵袭,而是期待着春风的到来,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循环的乐观态度,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镇常兄弟游山杖,间或交亲奉酒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情景,无论是山林间的漫步还是聚会时的饮酒畅谈,都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友情的温暖。这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最后一句“忽到窗前花更好,暗香吹梦竹轩苔”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好的画面。梅花突然出现在窗前,不仅让人心情愉悦,还伴随着淡淡的香气,仿佛能吹入梦境,让人感受到竹轩苔石上的宁静与祥和。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梦境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韩淲
2817首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五)
宋·胡寅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