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
蛮
甚
贫
闻
家
又
为
贼
掠
悯
然
有
作
荒
谷
犬
嗥
声
,
深
疑
鬼
夜
行
。
岩
云
笼
树
湿
,
山
烧
入
窗
明
。
故
物
青
毡
尽
,
新
愁
白
发
生
。
便
归
无
所
益
,
群
盗
正
纵
横
。
写景
山水
抒情
忧民
咏物
春天
秋节
悯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蛮荒之地,生活贫困,且家中财物被贼人掠夺的悲惨境遇。通过“荒谷犬嗥声”和“深疑鬼夜行”这样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暗示了环境的恶劣与危险。接着,“岩云笼树湿,山烧入窗明”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另一方面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故物青毡尽,新愁白发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失去财物而产生的深深哀愁,这种愁绪甚至让他在一夜之间白发丛生,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对人的摧残。最后,“便归无所益,群盗正纵横”一句,揭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绝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的混乱。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