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

悼亡
励志
写人
写景
友情
怀古
读书
励志
写山
声价

赏析

这首诗《残稿》是清代诗人梁成楠的作品,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与历史的深刻见解以及对文人的独特态度。首联“古锦囊空喜见君,偏师亦足壮吾军”以“古锦囊”比喻珍贵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宝贵资料的珍视之情。同时,“空喜见君”暗示了这些资料可能难以被充分理解和利用,而“偏师亦足壮吾军”则以军事比喻,强调即使是一小部分有价值的内容,也能增强整体的力量和影响力。颔联“尚留声价三分重,未等诗书一炬焚”进一步阐述了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诗人认为,即便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这些作品依然能够留下其应有的分量和影响,不会轻易被毁于一旦。这里“三分重”既是对作品价值的肯定,也暗含了对保存和传承的重视。颈联“死后长卿封禅草,生前瑕叔战场文”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和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李恢(字瑕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期许。司马相如以封禅草(即撰写封禅大典的草稿)著称,李恢则在战场上留下了不朽的功绩。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如同他们的成就一样,无论生前身后,都能为后世所铭记。尾联“早知灰劫应藏腹,勿任词人醉墨薰”则是诗人对文人创作态度的反思。他认为,作为文人,应当深思熟虑,谨慎对待自己的创作,避免因一时的激情或放纵而使作品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灰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提醒人们要珍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作品,以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遗忘或失去其原有的价值。综上所述,《残稿》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文学作品价值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历史、个人成就以及文人责任的思考。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典故和警示,使得整首诗既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挽夏继军联
清·左宗棠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