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家
春
日
(
其
四
)
过
此
春
风
节
,
徙
家
及
鸡
狗
。
我
田
非
筐
箧
,
胡
可
挈
而
走
。
播
穫
自
高
曾
,
小
人
敢
不
守
。
清
明
告
诸
墓
,
易
世
能
知
否
。
身
是
晋
陶
潜
,
宅
边
仍
五
柳
。
今
春
较
阴
寒
,
丰
歉
卜
邻
叟
。
盘
饤
落
花
生
,
寿
以
蕃
薯
酒
。
田园
春天
悼亡
怀古
情感
思乡
写物
丰收
养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春天耕作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诗人以“过此春风节,徙家及鸡狗”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的景象,鸡犬相随,一派生机勃勃的乡村生活图景。接着,“我田非筐箧,胡可挈而走”,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他们与土地紧密相连,无法轻易离开。“播穫自高曾,小人敢不守”则体现了世代相传的农耕传统,强调了农民对于祖先留下的耕作方式的尊重和坚守。“清明告诸墓,易世能知否”,通过清明时节祭扫先祖墓地的习俗,反映了农民对家族历史和传统的重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在世世代代的更迭中,后人是否还能记住并传承这些传统?“身是晋陶潜,宅边仍五柳”,诗人自比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热爱。“今春较阴寒,丰歉卜邻叟”,描述了今年春天的气候条件,通过询问邻人来预测作物的收成情况,体现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农业生产经验的依赖。最后,“盘饤落花生,寿以蕃薯酒”,描绘了春日里的一顿简单却充满温馨的家庭聚餐,花生和番薯酒作为食物,既体现了季节特色,也寓意着丰收和幸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对自然、家庭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