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长
流
吏
罗
拜
纷
纷
大
小
酋
,
建
牙
今
在
水
长
流
。
书
名
应
署
诸
蛮
长
,
划
地
公
为
小
国
侯
。
官
职
新
加
唐
印
绶
,
版
图
当
入
汉
春
秋
。
但
令
边
徼
无
烽
火
,
万
叠
青
山
足
卧
游
。
边塞
山水
抒情
怀古
地方的
赞颂地方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官员治理的情景,充满了对和平与稳定的向往。首句“罗拜纷纷大小酋”,生动展现了边疆部落首领向官员行礼致敬的场景,体现了地方官员在边疆地区的权威和影响力。接着,“建牙今在水长流”一句,以“水长流”象征时间的永恒,暗示边疆治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书名应署诸蛮长,划地公为小国侯”两句,表明官员与当地部落首领之间的关系和谐,共同维护边疆的秩序。官员不仅得到部落首领的认可,还被赋予了管理地方的权力,象征着双方合作的紧密。“官职新加唐印绶,版图当入汉春秋”则进一步强调了官员职位的提升以及边疆领土的归属感,暗示着朝廷对边疆治理的重视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通过引用“唐印绶”和“汉春秋”,诗人巧妙地将边疆治理与古代辉煌的历史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最后,“但令边徼无烽火,万叠青山足卧游”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和平景象的憧憬。希望边疆地区能够远离战争,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两句以“万叠青山”作为背景,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疆治理的和谐局面,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追求以及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理想的关切。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