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山水
情感
爱情
地点
金华宫
宫怨
赞美

译文

翠绿的烟雾和红艳的云气浸染着衣裳,夜间的雾气和青苔覆盖的石阶显得险峻。
风儿似乎善解人意地在松树间吹奏乐曲,蝴蝶娇美地频繁采集花蜜,仿佛擦过人脸边的脂粉。
我们一起探寻这幽静之地,想着手牵手同行,暗中以远山为镜,模仿着画眉的姿态。
最好将身心置于如此清静之处,头戴角冠,身披彩霞,追求那超脱尘世的仙逸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交织。开篇“碧烟红雾漾人衣”一句,以柔和的色彩勾勒出一片迷离而又温馨的氛围,仿佛能让读者感受到山间清新空气中裹挟着的细雨与轻烟。紧接着“宿雾苍苔石径危”则描绘了一条被苔藓覆盖、历经风霜而显得斑驳且险峻的小路,给人以深邃和静谧之感。诗中的“风巧解吹松上曲”表达了自然界中风与树木的和谐共鸣,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微妙的情愫。而“蝶娇频采脸边脂”则以蝴蝶为喻,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细腻入微的捕捉。下片“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一句,透露出诗人与伴侣共同探索隐秘之境、共赏自然之美的心境。这里,“遥山”既可能是实际存在的远方山峦,也可解作心中所向往的理想之地。而“学画眉”则是对美好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模仿,彰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领悟。最后,“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一句,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澄明、远离尘世喧嚣的心愿。这里,“角冠霞帔”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与纯粹,而“事希夷”则是对这种境界难以寻觅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